【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导,激发学生的梦想与希望,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是所有老师的初心与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筹)推出“师说”专栏,听老师们讲述“教”与“学”的动人故事。
在大三的上学期有幸在阳泉市郊区文苑小学开启了一段实习之旅。实习生活转瞬即逝,回顾实习的四个月,我经历了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从理论到实践的演练,这段经历对我而言弥足珍贵,让我在教师的角色上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收获颇丰。
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实习前,我是一名学生。直到去年9月我踏入文苑小学的那一刻,我的身份发生了转变。我站在了讲台上,我从聆听知识的人,变成了传播知识的人。这种转变既令人激动,又充满挑战。还记得在学生上第一节课时,我拿着课本,有些许紧张,进入班级后声音有些颤抖,对全班学生说“上课”,“起立,老师好”,学生坐下后我看着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不由得紧张又增加了一些。更意识到,我的身份现在是老师。收起来往日嘻嘻闹闹的性格,我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位同学、每一节课。我将之前准备好的课讲给同学们,但是因为首次讲课,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例如:有些同学提问的话题已经偏离课堂,还有些同学没有认真听讲等等。在这节课后,我及时反思并请教了指导老师,在后来的课上,我逐渐适应这个角色。“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炼师魂。”在这里,有年长的教师,也有年轻的教师,虽然年龄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眼中满满热爱与信念。教师只是一个普通的名字,一种平凡的职业,但是孕育的是希望,照亮的是心房。
从理论到实践的演练。在实习前,我们已经在学校进行了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等理论学习,同时也进行了微格教室的训练。和之前自己练习不同,这次是从无实物讲课到实践讲课,从单一的备课内容到多个方位的备课。备课上,起初我对教材的把握不够精准,在备课时也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同时面对学生突然的提问我也有些紧张。经过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和自我不断钻研以及观摩优秀教师讲课,我学习如何把握课堂以及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中,学会了分析教材。课堂上,我从最初的紧张不安到能够较为自如地掌控节奏,在课堂上引导孩子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我切身感受到教学是一个很个性化的过程,每个老师都有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
从倾听者向引路人的转变。在实习期间,我遇到了这样一位学生,家里接连遭受变故,只有年迈的奶奶带着他和弟弟。在上第一节课时,我并不知道他的情况,提问到他时,他既不站起来回答问题,书也没有拿出来,我发现有些不对劲,示意他坐下,并告诉他在课本第几页。下课后,我及时向班主任老师了解了他的情况,才得知这个学生之前学习很好,是因为家庭变故他的性格才变得内向敏感。在之后的课堂上我及时关注他的状态,在课下进行给予鼓励,背会某部分知识时我会在课上表扬他。后来,我发现在课上他的参与度提高了,并且积极完成一些作业。在我走时,他哭着抱住我,说谢谢老师。教育是一场心与心的交流,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我以满腔的热情守护着每一位学生,而他们则以纯真无邪的情感回应我。
实习的生活里,我不只收获了教师角色上的成长以及如何备课上课的技巧,还有孩子们天真灿烂的笑容以及无数个幸福的瞬间,这些都构成了一段美好的实习生活。一次实习是开始,是从学生到教师身份转变的开端,这个过程也许并不是很长,但总会留给我们最刻骨铭心的回忆与收获。我将带着实习中的所学、所悟、所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保持初心,积极进步,成功蜕变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文字图片:思政2202班 王宇烨
指导老师:董媛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