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学生天地 >正文
学生天地
学生天地
探寻年味中的非遗思政|泥塑生韵,社火传情
2025-03-02

队名:非遗流光育德,岁俗遗韵育思队

队员:王宁 王若萱 王菲 宋慧珍 苏卓滢

指导老师:刘雁霞

地点: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

本次的“探寻年味中的非遗思政”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非遗流光育德,岁俗遗韵育思”小队成员在新年期间前往了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 在年味中深入体验陕西社火和泥塑的独特魅力。

社火,又称“演社火”,是指在传统节日里扮演的各种杂戏,属于民间的一种自演自娱活动,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陕西社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最初与祭祀活动相关,旨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着时间的推移,社火逐渐演变为一种民间娱乐形式,并在唐宋时期盛行‌。陕西社火的具体表演形式多样,包括高跷社火、芯子社火、舞龙舞狮社火、击鼓祈福等。队员们在宝鸡市观看了盛大的社火展演及巡游活动,在表演中,社火演员们身着传统服饰,脸上绘制着精美的脸谱,通过巡游、表演等方式,传递着新春的祝福。陕西社火不仅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智慧与才能,还体现了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

泥塑,俗称“彩塑”。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看完社火表演后,实践团队来到了著名的凤翔泥塑发源地,凤翔泥塑以其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寓意吉祥而闻名。在这里,实践团队参观了泥塑工作室,欣赏了众多精美的泥塑作品。泥塑传承人向团队成员展示了泥塑的制作工艺,包括取材、造型、彩绘等复杂步骤。团队成员还亲自体验了泥塑的勾线上色,感受了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收获颇丰。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实践经验,还与当地的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工作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此次社会实践的成功开展,为社火和泥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未来,大家将继续关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积极探索更多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这次陕西的社火和泥塑社会实践,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文化之旅。团队成员通过亲身参与和调研,深入了解了陕西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传承人坚守的匠心精神。我们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继续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奋斗,让这些古老的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