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学生天地 >正文
学生天地
学生天地
行走的非遗思政课|高平潞绸博物馆,感受千年无限温柔
2024-08-10

队名:萤火探兴队

队员:张耀元(队长)王任卓如 贾雅慧 

          姚国书 王昕弱 刘欣悦

指导老师:贾晋瑞老

地点:高平潞绸文化园

在这个炎炎夏日中我们来到了高平潞绸文化园,感受传承千年的潞绸文化。

丝绸起源在山西

 

丝绸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千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蚕丝的国家,炎帝神农氏在山西上党地区发现了五谷,黄帝轩辕氏的妻子元妃嫘祖开创了栽桑养蚕缫丝之法,教民育蚕织丝,中华民族从此走入了文明时代。

192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山西境内西阴村发掘出土的半割蚕茧,据考证距今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蚕茧实物,现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内。

山西丝绸织染技艺一直领先,汉代已有较为成熟的提花技艺。(耿婴汉墓出土文物足以证明,收藏于日本的丝绸博物馆。)唐朝贸易频繁,丝绸之路上,山西出口量最大的产品就是丝绸。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第21子沈王朱模就藩于潞安府后,发现山西丝绸风格品质很不一般,就专门在山西设立了织染局,从此潞绸作为皇家贡品长期上贡朝廷。

 

潞绸传承从未断

国家领导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极其关心,这里有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艺术品,以丝绸来做出油画的观感就体现出潞绸的技艺之高。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曾来到此处进行视察。在潞绸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皇室统治者的青睐这也是其可以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每一件展品都仿佛是一个生动的历史片段,让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丝绸时代,从选材、织造到染色、刺绣,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汗水。

潞绸发展在当下

参观完潞绸文化园,我们都不由得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吸引,不只是高平潞绸,中国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潞绸的传承发展并没有被打断。但是其他的文化遗产,他们或是由于极其困难的制作方法,或是由于没有吃苦耐劳的学员,或是由于极低的收入使其传承极其艰难。

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晋中市考察调研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这次参观结束后,我更加明白了“三下乡”活动的意义所在。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了解和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它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将这次参观的收获融入到我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成为一个有担当、有文化的新时代青年。

(编辑:石钰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