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并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宏观调控理念与思路的重要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货币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经济治理能力有效提升。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强保障。
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路径。总的来说,各方要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平衡、加强联动,多措并举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有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促进区域间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健全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制度和政策体系;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优化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制;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加强跨区域合作,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创新一体化导向的多维度考核机制,构建跨越属地边界的利益共享机制;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完善涉海经济法规,建立健全海洋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