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名:星耀非遗行动组
队员:王昕弱 侯玉沙 李晋云 刘欣悦 刘育榕
指导老师:刘雁霞
地点:良户古村
本次的“探寻年味中的非遗思政”寒假社会实践,我们一起走进了山西的良户古村,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
良户古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历经唐、宋、明、清等朝代的变迁,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官宦、商贾、农耕文化于一体的大型古村落。这里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包括40余处明清院落、10余座宗教建筑,以及众多的古街巷。这些建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工艺精湛,尤其是砖雕、木雕、石雕“三雕”艺术,堪称一绝。漫步在古村的青石板小径上,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而繁华的时代。
良户古村的“三雕”艺术是晋东南地区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无数赞美之词。“三雕”艺术犹如三颗璀璨明珠。至今光彩夺目。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良户样式丰富、寓意美好的木雕、砖雕、石雕随处可见,构成了这华美乐曲中最为玲珑美妙的旋律。石雕的古朴粗犷、砖雕的精致淡雅、木雕的玲珑剔透,这在以古建众多的山西都十分罕见,堪称中国北方古建装饰的典型代表,漫步良户,处处都可见到先民们对生活美好的追求和精致的审美情趣。良户“三雕”取材自然,内容丰富,质美艺巧,匠心独运。砖雕的淡雅、木雕的华美、石雕的粗犷,相互映衬,雅俗共赏,历经风雨吹洗,依然散发着农耕文明滋养下人们优美的生活和耀眼的智慧。
与古建筑相得益彰的是良户古村的剪纸艺术。剪纸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在良户古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传承。良户古村的剪纸风格独特,线条流畅,造型夸张而富有想象力,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剪纸题材广泛,不仅有表现农村生活场景的耕地、播种、收获,还有描绘民俗风情的春节、庙会等,以及寓意吉祥如意的福、禄、寿、喜等图案。这些剪纸作品不仅贴在窗户上、门上,为生活增添了喜庆的氛围,还被制作成各种手工艺品,成为游客喜爱的纪念品。
在剪纸艺术传承方面,村里定期举办剪纸培训班,邀请资深剪纸艺人授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热爱剪纸艺术的年轻人。此外,还积极推动剪纸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创意的剪纸产品,如剪纸书签、剪纸明信片、剪纸饰品等,让古老的剪纸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高平剪纸是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内容丰富,精美至极,明清时期尤为兴盛。剪纸艺术是一种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它透露出人们对生活对自然对审美对生命的思考,教给我们如何弘扬民族文化底蕴 ,传承民族文化精华之本。传承非遗剪纸,一把平凡的剪刀,剪出千姿百态的世界。一把剪刀,一张彩纸,一双妙手,创作出一张张惟妙惟肖的艺术品。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剪出了大千世界,剪出了百态人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剪纸这门古老的手工艺术,正在焕发着新的生机。一幅幅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精妙无比的佳作,为我们民间剪纸艺术的辉煌发展,谱下了一曲曲无声而有形有色的华美乐章。精美绝伦的剪纸令人赞叹不已,也让非遗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良户古村的保护和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活态保护、有机发展”的方式,对古村进行了精心地修缮和保护。他们遵循“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原则,保留了古村的原貌和韵味。同时,村里还建立了砖雕博物馆、木雕博物馆、石雕博物馆、书院、民宿、青年旅社等,让千年古建得以活化利用。这些举措不仅让古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让非遗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山西良户古村,这座古老而神秘的村落,以其独特的古建筑和丰富的非遗文化传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寻和体验。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领略到文化的魅力,更能体会到村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良户古村,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一处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珍惜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