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新闻动态 >正文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探寻年味中的非遗思政 | 探寻绛州澄泥砚之韵:传承千年的墨香传奇
2025-02-25

队名:砚海拾萃小队

队员:崔梦嘉 赵渝茹 乔天雪

          王康 项昊岩 庞欣雨

指导老师:刘叶

地点:绛州澄泥砚工作室

在这个暑期,我们小组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行走的非遗思政课”寒假社会实践之旅。我们的目的地是山西运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一颗被岁月尘封却依旧闪耀的明珠——绛州澄泥砚。我们小组走进绛州,深入探寻这一古老砚台背后的传奇故事,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澄泥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端砚、歙砚、洮砚齐名,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它的诞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绛州澄泥砚,更是澄泥砚中的佼佼者,其历史可追溯至汉魏时期,历经唐宋的辉煌,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从汉魏时期开始,绛州人民便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选取汾河下游的泥沙,通过特殊的工艺制作出澄泥砚。在唐宋时期,文人墨客对其推崇备至,成为当时书房中的必备之物。其细腻的质地、精美的雕刻以及优良的发墨性能,使得绛州澄泥砚在众多砚台中脱颖而出。到了明清,它更是作为贡品,走进了宫廷,成为皇家御用之物。

绛州澄泥砚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需要经过选泥、澄泥、制坯、雕刻、烧制等多道工序。首先是选泥,必须选取汾河特定河段的泥沙,经过多次沉淀、过滤,去除杂质,留下最为细腻的泥料。制坯环节则需要匠人凭借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将泥料塑造成各种形状的砚坯,如圆形、矩形、海棠型。雕刻是整个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匠人们在砚坯上精心雕琢,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图案栩栩如生,赋予了砚台独特的艺术价值。最后是烧制,火候的掌握至关重要,不同的火候会使砚台呈现出不同的色泽和质地。

 绛州澄泥砚的特色鲜明,它质地细腻,犹如婴儿肌肤般光滑,用手触摸,能感受到一种温润的质感。其色泽丰富多样,有鳝鱼黄、蟹壳青、绿豆砂、玫瑰紫等,每一种颜色都独具韵味。在发墨方面,绛州澄泥砚表现出色,发墨细润,不损笔毫,书写流畅,墨香四溢。而且,它还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的特点,实用性极高。

 在绛州,随处可见制作澄泥砚的工坊和店铺,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砚台作品。既有传统的实用型砚台,也有精美的艺术摆件。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备受青睐,还远销海外,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使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手工艺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绛州的匠人们深知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他们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积极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例如,将现代元素与传统雕刻图案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文创产品,让古老的绛州澄泥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次实践活动,让我们深刻领略到了绛州澄泥砚的独特魅力。我们不仅亲眼目睹了砚台的制作过程,还与匠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传承意义。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纷纷表示,要将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绛州澄泥砚,加入到文化传承的行列中来。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投身于绛州澄泥砚的传承与发展。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古老的技艺定能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让传统文化之花永远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