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导,激发学生的梦想与希望,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是所有老师的初心与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筹)推出“师说”专栏,听老师们讲述“教”与“学”的动人故事。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我的教育实习生活已经过去了不少时日。这段宝贵的经历如同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教育的真实模样,让我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与蜕变。
我满怀期待和忐忑的心情踏入了榆次五中的大门,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校长和老师们都十分热情友好,对初来乍到的我们进行了学校规章制度的讲解。第一周我熟悉了学校的环境,也与一起实习的四位小伙伴们打成了一片。被学校的氛围所影响,充满活力的学生和敬业的老师们让我对接下来的实习生活充满了期待。

还记得第一次观摩指导老师的课堂时,我怀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走进教室。当看到那一张张充满朝气和好奇的脸庞时,我的内心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和责任感。在听课过程中,我认真观察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技巧。老师会通过讲故事、播放影片、设置悬念等方式导入新课。他们在讲台上挥洒自如,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丰富的肢体动作,将枯燥的知识讲解得妙趣横生。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那一双双高举的小手,仿佛是对知识渴望的旗帜。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出色的教学技能和课堂驾驭能力。

在与老师们的相处中,我看到了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高尚师德和专业的教学素养。我有幸观摩了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各科青年教师们在讲台上意气风发,挥洒着知识的汗水,教学方法的新颖程度令我叹为观止,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也非常高,大家在课堂上尽情发表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师生共同完成好一堂堂成功的课。我明白他们上好这堂课背后的努力肯定是不少的,需要他们多次精心设计,不断查阅资料补充。他们关爱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他们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起榜样。这些优秀的品质深深地感染着我,让我明白作为一名师范生,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以高尚的师德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上好每一堂课。
实习生活让我有了更多亲身体验教学的机会。我开始独立备课、授课,组织课堂活动,处理学生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在备《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课时,抗日战争胜利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多方面,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等多条线索,需清晰梳理,让学生理解各事件的关联和整体抗战进程,需要自己多下功夫,先自己理清才能有条不紊地讲给学生们听。在上课时,有时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却因为各种突发情况而无法顺利实施,比如说时间不够只能加快讲解的进度而缩短了留给学生们思考的时间;有时学生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让我措手不及;还有的时候,面对个别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会在班里制造出一些动静吸引学生们的视线,让我感到束手无策。但正是这些挫折和困难,让我不断反思和成长。我有幸得到了指导老师和同事们的悉心指导与帮助。指导老师经验丰富,在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给予我许多宝贵建议。每次备课,我都会与他讨论教学思路,他总能敏锐地指出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我学会了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学会了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师范生,这段实习经历让我收获颇丰,它让我学到了在课本上所不能学到的知识,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事业的伟大与艰辛,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信念。我深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
文字图片:思政2201班 谢依沙
指导老师:杨淑芳 张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