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晋中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 “何以晋中” 课程建设会议在晋中学院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行。晋中市政府副市长梁艳萍,山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廖允成,晋中学院党委书记张长青等多位领导出席开幕式,晋中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翟大彤主持。
在开幕式上,梁艳萍指出,“何以晋中” 大中小学思政精品课程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指示及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落实晋中市委“156”战略举措,推动市校协同创新发展,打造“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的重要举措,她希望深化市校协同与区域协作,通过精品课程汇聚师资、建设课堂、搭建平台,构建 “三全育人” 格局,让思政教育贯穿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全过程地影响学生的成长。
廖允成强调,青少年思政教育需打破学段壁垒,在协同机制、学段衔接、资源统筹等方面协同发力。要坚持系统思维,以立德树人讲好地方故事,将晋中本地的历史文化、发展成就融入思政教育中,让学生对家乡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挖掘特色资源,开发特色课程,让思政课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强化政策保障,助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思政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张长青介绍了晋中学院办学历史及思政教育特色,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校地合作,探索思政教育与地方融合新路径,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新成效。他表示,晋中学院一直以来都重视思政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学校将积极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开展合作,整合各方资源,为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贡献力量。
晋中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邓继杰解读了 “何以晋中” 大中小学思政精品课程建设方案,让与会人员对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实施步骤等有了清晰的了解。会议第二阶段,晋中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世芳作 “何以晋中” 专题讲座,从文化的角度深入剖析晋中,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独特的视角。
此次会议主会场参会人员包括驻地高校分管思政工作校领导、思政部负责人、教师代表,以及晋中市直中小学相关人员;各县(区、市)教育工作者则在线上分会场参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了会议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让更多教育工作者能够参与到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讨论中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此次会议为晋中市思政教育发展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未来,晋中市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创新,推动思政教育迈上新台阶。
来源: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