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导,激发学生的梦想与希望,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是所有老师的初心与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筹)推出“师说”专栏,听老师们讲述“教”与“学”的动人故事。
时光荏苒,在左权宏远学校的实习生活转瞬即逝。这段宝贵经历,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我从学生向教师角色转变的道路,也让我对思政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
第一次走上讲台时,紧张与兴奋交织。尽管在学校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真正面对学生时,才发现教学远不止是把知识传递出去那么简单。我精心准备的教案,在实际教学中常常需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课堂节奏做出调整。比如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抽象概念时,原计划通过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来展开教学,然而学生们的眼神中流露出困惑。于是,我及时转变策略,引入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短视频和校园故事,瞬间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思政课堂不能是枯燥的理论灌输,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用生动鲜活的方式将思政知识融入其中,才能真正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在实习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是最令我难忘的。每一次课后的答疑解惑,每一次与学生探讨社会热点问题,都让我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世界的好奇。有个学生在学习“国际关系”相关内容时,对国际冲突背后的复杂因素很感兴趣,主动找我交流。我们一起查阅资料、分析案例,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解答了他的疑惑,自己也对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这些互动,我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看到他们在思政课上逐渐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在面对社会现象时能够运用所学的思政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我感到无比欣慰。这让我明白,思政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公民。

实习期间,我也遇到了许多挑战和问题。比如,如何有效地管理课堂纪律,如何平衡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如何应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每一次遇到问题,我都会向指导老师请教,与其他实习老师交流经验。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我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教学方法上,我学会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课堂管理方面,我明白了建立明确的规则和秩序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情感交流,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这次实习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它让我在实践中检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思政教师的信念。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字图片:思政2201班郭耀阳
指导老师:刘秀琴 巨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