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导,激发学生的梦想与希望,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是所有老师的初心与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筹)推出“师说”专栏,听老师们讲述“教”与“学”的动人故事。
在此,我想说,作为未来的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学好知识,扎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内容,这是我们育人的基石。同时,做好实践,积极参与各类教学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要明确教学目标,那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人生之路漫漫,我们会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我们心怀思政之光,坚守教育初心,就一定能在育人之路上稳步前行。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珍视这段学习时光,不断提升自我。当我们走上讲台,要用自己的智慧与热情,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塔,引导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坚定地追寻真、善、美,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思政教育为笔,绘就美好未来!
教育,国之基也;教师,人之模范也。自古以来,教育就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教师则是引领学子前行的灯塔。我有幸在闫村小学的教育实习中,亲身体验了教育工作,也深刻感受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回顾四个月的教育实习,我经历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化,面对从理论到实战的演练。我的教师初体验由许多宝贵的“第一次”串联而成:第一次走上讲台、第一次批改作业、第一次和学生谈话、第一次组织班级活动、第一次收到学生的祝福……实习过程中,我接触了许多性格各异、各有所长的学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与珍贵体验。
在这四个月的实习生活里,我感悟最深的是:当老师不容易,做一个好老师更难。当我第一次拿到课本时,压力倍增,这些内容在我看来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当我面对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时,怎样将才能让学生听懂,怎样才能够上好一节课,是我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指导老师告诉我该如何听课、备课,在课堂上要怎么观察学生,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合适的反应,来提升教学效果。在实习期间,我不断学习,反复吸取经验,需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所拥有的学习能力来因材施教,一二年级学生在对字词都不能够完全认识并理解其含义的情况下,道德与法制课就需要更加生活化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每节课的知识点,帮助其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道德与法治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法律的遵守需要道德的有力支持,道德的实施也需要法律的保障。在小学阶段,学生还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就需要正确的引导其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做学生前行路上的灯塔。
在实习期间,我切身感受到教学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每个老师都有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进行教研活动的时候,每位老师都会各抒己见,听完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也会得到提升。反思提升是教师的必经之路,在教研时也要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日后的教学做铺垫。
此外,班主任工作也是我们实习的一个重要方面。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教育者,也是一个班级的设计者,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沟通协调好任课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可谓任重道远。不断向学校里的优秀班主任请教班级管理的方法,研究琢磨班主任的工作,思考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诚然,培养良好的习惯是育人成材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好的习惯一经形成,便会终身受用,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故而要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文字图片:思政2201班 冯月莹
指导老师:许凯 刘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