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党团工作 >正文
党团工作
党团工作
【微党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
2024-03-1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这“四个必然要求”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深刻揭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必须深刻认识、认真领会。

 

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国家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经过几千年共同奋斗缔造的,追求团结统一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近代以来,在拯救民族危亡的伟大斗争中,各族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捍卫了国家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繁荣而不懈努力,实现空前的大团结,社会总体保持了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但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破坏活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在历次反分裂斗争中,深深根植于各族干部群众心中的“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理念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抵御渗透、反对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在国家层面建立起最高的认同感、归属感,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推动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党的民族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比如,民族地区发展迈上新台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趋势不断增强,而如何顺应这种形势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仍需加强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但局部地区反分裂形势依然严峻,国际势力干扰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的风险不容小觑,民族领域意识形态斗争仍然尖锐复杂。因此,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社会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处理好民族关系对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稳定至关重要。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的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欣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但也应该清醒认识到,党的民族工作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实现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方面,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动摇,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确保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有针对性地改进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适应的薄弱环节,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不断开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

 

来源:学习强国

(编辑:文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