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海澄镇内溪村碑头社,苏静将军的故居静静矗立。简陋的四房一厅内,除了东北房间放着一张苏静当年睡过的木制老床和一个老木柜,其他房间内空空荡荡,没有一件值钱的用具。苏静将军在世时,当地政府曾多次建议修缮将军故居,但每次都被他严词拒绝。这方故居,犹如一个沧桑的老者,诉说着这位开国中将的清廉朴素。
苏静,这位长征路上的开路先锋、辽沈战役中的智多星、北平和谈中与傅作义方面签署《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书》的解放军代表、立下了卓越战功的开国中将在新中国成立后,仍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清廉朴素的本色,一生淡泊名利。
新中国成立后,苏静历任中南军区副参谋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身居高位,苏静却长期居住在北京西四一个老旧的四合院里。刚搬进去时,房间不少窗户还是纸糊的,一半的房子没有暖气,一到冬天,一家人就要挤到有暖气的三间北房里。计委的同志看到苏静的住房条件简陋,几次以安全为由,提出要另找一套新的四合院,可苏静坚决不同意。
1952年中央军委成立军务部,苏静担任军务部部长。当时国家从苏联进口了一批“吉姆”车,配发给领导干部使用。军务部刚好负责这批车的分配。苏静主动对工作人员说,给他随便找一辆车就可以了。其原秘书葛志刚回忆道:“后来苏部长用的是一辆从香港买来的二手车,是深绿浅绿两种颜色。当时我们觉得应该配相应级别的车,建议说是不是换一辆。部长笑笑说,不用了,我看挺好,一眼就能看得到,开完会出来也好找。”
警卫员陈伟跟随苏静多年,在他的记忆中,首长生活简朴,吃饭非常简单,“大多时候中午一碗面条,晚上一碗稀饭,从不挑剔饭菜,做什么就吃什么,从没有意见”。让陈伟印象深刻的是,首长很注意节约,他时常看到首长在深夜去关掉院子里的灯,把还在滴水的水龙头再三拧紧。有一次,陈伟看见首长自己修理漏水的坐厕,他赶紧跑过来,蹲在首长身边嘀咕了一句:“水电费又不贵,明天请人来修吧!”正在忙活修理的苏静抬起头,一字一句道:“我们没有浪费资源的权利啊。”
张怀德当时是苏静的司机。他的习惯是听见首长车门关上的声音后,就径直开出去,长期以来一直都是这样。有一次苏静去开会,临上车时想起一些文件忘记带了,就把打开的车门一关,转身去取。张怀德听见关门声,以为首长上车了,径直开到会场。回头一看,车里没人,急忙开回。回到半路,看到首长抱着文件包走得满头大汗,张怀德尴尬得满脸通红。可上车后,苏静一句也没批评他,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1960年3月6日,接到养母病重的消息后,苏静连忙从北京赶回家乡。第二天,见到离家多年的儿子后,养母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当时,苏静已被授予中将军衔。不少乡亲们都以为,苏静身为将军,他养母的丧事肯定会办得十分隆重,不然“面子上”也过不去。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时,苏静当着众多亲人的面,将身上仅有的60元钱交到妹妹苏金花手中,要她置办东西,着手料理好养母的后事。
“这点钱要怎么办丧事?”妹妹一脸惊讶。
“怎么不能办?一切从简!”大哥不容置疑。
这是苏静参加革命后第一次回乡,一些当地干部群众也想借此机会,上门吊唁送礼,帮助将军把养母的丧事办得热闹一点。苏静一一谢绝,连一个花圈都不肯让当地领导送过来。就这样,用最简单的仪式,苏静将军办完了养母的后事。
苏静的夫人冯澍芬是1939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20世纪50年代复员在家。60年代有不少类似情况的女同志恢复了工作和待遇,还上调了级别,苏静的老伴也向他提出过这样的要求。但是,苏静觉得自己是领导干部,又管理着办理此事的业务部门,如此办事有利用职权之嫌。他劝老伴一切要知足,就不要向党伸手了。
80年代,从国务院返回军队后,有人劝苏静说:你在国务院工作了这么长时间,应该去找熟悉的首长,安排一个合适的职务。苏静一笑了之。返回军队后,解放军总参谋部领导找苏静谈话,准备安排他做总参顾问,苏静明确表态说:“名誉职务就不要了。”
“生活简朴,不搞特殊化,要做工作中的急先锋,荣誉前的大逃兵。”苏静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转自: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