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十周年。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出席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为国家公祭鼎揭幕并发表重要讲话,精辟阐述了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和国际影响,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宣传、教育和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牢记总书记谆谆嘱托,筑牢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坚定维护和平、开创未来的信念,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勿忘国耻励志前行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每个开馆日的早晨,十二名群众撞响十三声和平大钟,寓意不忘“一二一三 古城沦丧”的惨痛历史。
不忘同胞血泪。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占南京后实施屠杀等一系列暴行。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达三十万人以上。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累累白骨和二十多座死难同胞纪念碑警示着后人,这一血写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只有发展才能自强不息,才能告慰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不幸死难的同胞和所有近代以来为抗击外来侵略而牺牲的英烈。
不忘抗争精神。2014年以来,先后有二十名为保卫南京而牺牲的将士入选国家《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更多的无名英雄在南京保卫战中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拼斗;南京市民修筑工事、输送伤员,协助守城部队;南京城陷后,南京市民拼死反抗日军施暴。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人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忘人道义举。南京沦陷前,约翰·拉贝、约翰·马吉、明妮·魏特琳等二十多位外籍人士冒险留在南京,建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和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与中国方面共同在城内设立南京安全区(难民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中外人士建立难民收容所,保护妇女儿童,全力救治伤员,为难民运送粮食,并记录日军暴行。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南京安全区救助了二十五万多难民。城东的栖霞寺、江南水泥厂和城北、城南等地也设立了难民收容所,救济郊外的难民。他们的义举,为绝望中的难民带来了生存的希望,为腥风血雨的南京带来了人性的温暖。
守护记忆凝聚共识
近年来,纪念馆举行“南京永远不会忘记——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主题活动,先后三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从幸存者手中接过“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证书,把家族的历史记忆讲给年轻一代听,为记忆传承发挥了独特作用。
讲好文献的“关键内容”。从《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到《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一系列文件、日记、书信、笔录、呈文、证言、报纸、杂志、调查报告、著作、论文、照片、历史影像等各类文献承载着历史记忆。相关文献互为印证,构成了历史的逻辑线。要从文献的典型性中掌握基本史实,从文献的学理性中吸收学术成果,从文献的实证性中突出历史铁证,从文献的稀缺性中加强保护传承,读懂文献里的“关键词”,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抓住传承的“关键对象”。不同年龄、职业和经历的受众有不同的认知特点,需要通过分众化教育增强史实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青少年和重点人群受教育、有感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形成了以中国留学生“行前一课”、部队官兵和军校学员“入伍一课”、党员干部“入职一课”、教师“从教一课”、港澳台同胞“复兴一课”、留学归国人员“归国一课”为构成的“六个一课”教学体系,设置相应的教育模块,引导学员牢记历史真相、厚植家国情怀,入选全国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示范项目。
用好教育的“关键方式”。一方面要建构记忆传承共同体,既加强“面”上拓展,形成学校、部队、纪念场馆、社区等片区大共建;又聚焦“点”上深化,结合共建对象的资源优势设定相应的共建任务。另一方面要创新教育和传播模式,以文物为教材,通过一件文物讲一段故事、说一个道理、强一个信念;以遗址为课堂,讲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万人坑”遗骸、丛葬地等历史旧址背后的故事;以科技为手段,运用AI等现代技术赋能历史教育;以艺术为媒介,融入海报、油画、摄影、刺绣等艺术形式增强情感共鸣;以网络为平台,构建“云说文物”、数字展览等线上展教体系和新媒体传播矩阵。
把握活动的“关键时机”。一是紧扣节点性。从十四年抗战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的大视角把握教育活动的时间节点,在“七七”“八一五”“九三”“九一八”以及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抗战纪念日与全国各地加强馆际、馆校联动,在清明、“七一”“八一”“十一”等节日举行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互动性和氛围感。二是抓住即时性。利用学校、部队、机关等重要团队到纪念场馆和遗址参观的机会开展现场教学,提供配套的教育服务。三是注重常态性。通过普及读物、有声读物、文艺作品以及主题班会、巡展巡讲等方式,经常性开展南京大屠杀史料和研究成果进学校、进部队、进机关、进社区活动。
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2015年10月,“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记忆名录》。我们坚持外译、外展、外刊、外宣同步推进,以多语种史料、著作、杂志促进文献的国际传播,培育三十九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五百名外籍青年向世界讲述中国的和平故事,向全球传播和平之声,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传播和平理念。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为了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并以庄严的国家公祭鼎向世人宣告“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我们要在筑牢历史记忆中增强维护和平的信念,在国际和平烛光祭、海外华人和平集会、国际和平徒步等主题活动中传播历史真相与和平理念,讲好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践行全球三大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阐述和平主张,向世界人民展示和平发展的中国。
推广和平教育。加强《国家公祭读本》教育,推广大中小学校和平教育,让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种子扎根青少年的心中。坚持“一国一策”理念开展南京大屠杀史实海外展,以典型的档案文献表达“世界记忆、和平愿景”的主题,成为对外开展历史与和平教育的重要方式。举办“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活动,为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五千多名国际青年搭建交流平台,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中心“2023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
发扬斗争精神。必须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惩处侮辱、诽谤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幸存者以及侵害他们姓名、肖像、名誉等合法权益的行径,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必须加强话语体系建设,促进“中国话语”和“国际表达”相协调,讲好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中外人士命运与共的故事。必须抓住国际传播热点和有利契机,主动设置议题。必须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决回击在历史与和平问题上对中国的无端指责和抹黑,以和平实践传播和平发展的中国理念和中国贡献。
来源:学习强国